
投标报价是投标的关键,投标报价作用体现在可以使实力较强的投标单位取得满意的投标成果,使实力一般的投标单位争得投标报价的主动地位。那么怎么确定投标报价呢?今天给大家介绍几种投标报价的技巧!
由于清单报价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它是要求投标人根据提供的统一工程量和拟建项目情况的描述要求,结合项目、市场、风险以及企业的综合实力自主推行新型计价模式,其实质内容是“统一量、指导价、竞争费”,所以投标报价应遵循以下原则:通过分析业主、竞争对手、自身等综合因素,确定其合理的报价。报价规律为:合理的成本加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指导利润。报价规律为:集约性成本加低于行业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指导利润。当前面临的竞标仍不是越低越好,而是科学合理地计算和测算得出的适当低价。投标的目的本就是为承接业务争取利润,绝对不能出现无利可图的投标报价,除因特殊的原因出于某种策略考虑外,都是应规避的,否则,很容易面临落标,甚至会产生废标的危险。同时,无序竞争也将极大地降低企业的信誉度,致使社会对企业的综合实力产生质疑。报价规律为:集约性成本加微利,这是当前国际社会上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国内大多承包商有畏惧心理,实际上,中标后既可以向管理要效益,也可以通过索赔等方式取得投标时无法取得的利润,尤其是在利用现行的GF-1999-0201标准合同示范文本的情况下,坚持把握文本的条件,将会给企业带来某些无法预计的利润空间。在投标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投标单位往往向建设单位提供各种优惠的条件,以吸引招标人的眼球,达到中标的目的。在投标报价时,如果发现该工程中某些设计不合理并可以改进,或可利用某项新技术以降低工程造价时,投标人除了按常规进行报价之外,还可以另附修改设计以改善功能、降低造价或缩短工期的方案。这种做法往往会得到建设单位的赏识而大大提高中标机会。但是切忌只提出修改优化方案,而不按原设计进行常规报价。不平衡报价法是指一个工程项目的投标报价,在总价基本确定后,如何调整内部各个项目的报价,以期既不提高总价,不影响中标,又能在结算时得到更理想的经济效益。常见的不平衡报价法有:①能够早日收回资金的项目,如前期措施费、基础工程、土石方工程等可以报得较高,以利资金周转,后期工程项目如设备安装、装饰工程等的报价可适当降低;②经过工程量核算,预计今后工程量会增加的项目,单价适当提高,这样在最终结算时可多赚钱,而将工程量有可能减少的项目单价降低,工程结算时损失不大。但是,这两种情况要统筹考虑,即对于清单工程量有错误的早期工程,如果工程量不可能完成而有可能降低的项目,则不能盲目抬高单价,要具体分析后再定。③设计图纸不明确,估计修改后工程量要增加的,可以提高单价,而工程内容说不清楚的,则可以降低一些单价;④在议标时,投标人一般都要压低标价。这时应该首先压低那些工程小的单价,这样即使压低了很多单价,总的标价也不会降低很多,而给招标人的感觉却是工程量清单上的单价大幅度下降,投标人颇有让利的诚意;暂定工程量有2种:业主规定了暂定工程量的项目内容和暂定总价款,并规定所有投标人都须在总报价中加入这笔暂定金额,但由于分项工程量很不准确,允许将来按投标人所报单价和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付款,因暂定总价款是固定的,对各投标人的总报价没有影响,所以其单价可适当提高。二是列出了暂定工程量的项目和数量,但并没有限制这些工程量的估算总价款,要求投标人既列出单价,又应按暂定项目的数量计算总价,当将来结算时,可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所报单价支付。 有时招标文件中规定,可以提一个建议方案;或对于一些招标文件,如果发现工程范围不很明确,条款不清楚或很不公正,或者技术规范要求过于苛刻时,则要在充分估计风险的基础上,按多方案报价法处理。即是按原招标文件报一个价,然后再提出如果某条款作某些变动,报价可降低的额度。这样可以降低总造价,吸引招标人。投标人这时应组织一批有经验的设计和施工工程师,对原招标文件的设计方案仔细研究,提出更合理的方案以吸收招标人,促成自己的方案中标。这种新的建议可以降低总造价或提前竣工。但要注意的是对原招标方案一定要报价,而新方案报价是以供招标人比较的。有时招标文件中规定,可以提出建议方案,即可以修改原设计方案,提出投标者的方案。这时投标者应组织一批有经验的设计和施工工程师,对原招标文件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仔细研究,提出更合理的方案以吸引采购方,促成自己的方案中标。这种新的建议方案要可以降低总造价或提前竣工或使工程运用更合理。但要注意的是,对原招标方案一定要标价,以供采购方比较。增加建议方案时,不要将方案写得太具体,保留方案的技术关键。防止采购方将此方案交给其他承包商。同时要强调的是,建议方案一定要比较成熟,或过去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因为投标时间不长,如果仅为中标而匆忙提出一些没有把握的建议方案,可能会引起很多的后患。 对于大型分期建设的工程,在第一期工程投标时,可以将部分间接费分摊到第二期工程中去,少计算利润以争取中标。这样在第二期工程投标时,凭借第一期工程的经验,临时设施以及创立的信誉,比较容易拿到第二期工程。但第二期工程遥遥无期时,则不可以这样考虑。报价是一件保密的工作 ,但是对手往往会通过各种渠道、手段来刺探情报,因之用此法可以在报价时迷惑竞争对手。即先按一般情况报价或表现出自己对该工程兴趣不大,到快要投标截止时,才突然降价。采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在准备投标报价的过程中考虑好降价的幅度,在临近投标截止日期前,根据情况信息与分析判断,再做最后决策。采用突然降价法往往只降低总价,而要把降低的部分分摊到各清单项内,可采用不平衡报价进行,以期取得更高的效益。有时招标文件规定,对某些技术指标的评标,可以提供优于规定的指标值,评标时能给予适当的评标奖励。因此,投标人应该使招标人比较注重的指标适当地优于规定标准,可以获得适当的评标奖励,有利于在竞争中取胜。但要注意技术性能优于招标规定,将导致报价相应上涨,如果投标报价过高,即使获得评标奖励,也难以与报价上涨的部分相抵,这样评标奖励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投标报价时,既要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要分析招标项目的特点。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类别、施工条件等来选择报价策略。投标人只有很好地运用策略,才能对投标报价正确分析,并能果断地做出决策。从而保证在最低价中标的情况下获得预期的利润。